竹北幼兒園推薦中,金愛幼兒園多年來在新竹地區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鏈:從幼兒園的生活養成,到安親班的課業輔導與美語課程,讓孩子在每一個階段,都有人懂他正在學什麼、需要什麼。
安親班的角色:幫孩子找到「會學」的方法
當孩子進入小學後,學習節奏從「被引導」變成「要自主管理」。
金愛旗下的竹北安親班——樵翰美語、放學樂美語、愛林美語——扮演的角色,不是延伸幼兒園的照顧功能,而是學習行為的教練。
1. 從完成作業到理解任務
老師不只是陪孩子「把功課寫完」,而是教孩子「怎麼看懂題目、怎麼分配時間」。
當孩子能自己規劃順序、檢查錯誤時,就從「依賴」變成「主動」。
2. 建立學習的節奏
每天下課後,孩子有固定的流程:
「先完成功課 → 老師檢查 → 複習重點 → 英語口說練習 → 自由閱讀」。
這個流程讓孩子學會安排,也讓家長在家不再需要扮演「小老師」。
3. 讓努力被看見
安親班設有「積分學習制」,不論是主動檢查、專注完成任務或幫助同學,都能獲得鼓勵。
孩子在正向回饋中,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。
🏫更多分校資訊
讓美語成為孩子表達自信的語言
在金愛的教育鏈中,美語不是獨立的課程,而是貫穿整個學齡過程的「表達訓練」。幼兒園階段以「語音感」為主,小學後進入安親班,則轉為「溝通能力」。
而竹北美語安親班的核心精神,正是以生活化、自然的方式,讓語言變成孩子表達自信的工具。
1. 全英語環境的沉浸式互動
外師課堂以「主題情境」設計,孩子不只是學單字,而是透過角色扮演、遊戲任務練習說英語。像在「Market Day」活動中,每位學生都要練習用英文購物、找零、道謝。孩子學到的不只是單字,而是用語言解決問題的勇氣。
2. 語音 × 閱讀 × 表達三階段
聽說期:從歌曲、對話、故事入手,建立語感。閱讀期:透過分級繪本,讓孩子學會從圖片理解文意。
表達期:舉辦 Demo Day 或英語演講,培養舞台膽量與邏輯表達。
📍Teacher’s quote:「孩子能清楚說出『I can do it by myself』的那一刻,我們知道他不只是學語言,而是學會相信自己。」
FAQ:家長最常問的五個幼小銜接問題
Q1:什麼時候開始準備幼小銜接最合適?準備銜接不需太早,建議從大班下學期開始。 重點在於讓孩子熟悉「任務節奏」,例如固定時間完成拼圖、畫畫或收玩具。同時以繪本或日常對話引導孩子想像「上小學的生活」,減少未知感。最重要的是家長態度:別急著灌輸「要更努力」,而是讓孩子感覺「我已經準備好了」。
Q2:安親班能取代補習班嗎?安親班與補習班的目的不同。補習班偏重「學多少」,而安親班注重「怎麼學」。
金愛安親班會教孩子規劃順序、掌握時間與檢查習慣,培養自我管理力。這些能力雖看不見立即成績,但能讓孩子在日後的學習中越學越穩定。可以說,安親班不是取代補習,而是幫孩子打下終身學習的根基。
孩子拖延多半不是懶惰,而是缺乏時間概念。建議把「寫功課」拆成三步:先排順序 → 定時完成 → 自我檢查。金愛安親班會陪孩子記錄開始與結束時間,幫助他看見進度。家裡可沿用同步節奏:固定寫功課時間,完成後給自由活動。讓孩子從「被催」變成「我想趕快做完」,學習動力就會上來。
Q4:美語課和學校的英文課不會衝突嗎?兩者是互補關係。學校課著重字母與文法,美語安親班則強調生活口說與理解。外師課堂透過故事、遊戲與情境對話,讓孩子敢聽、敢說、敢表達。因此孩子在校內更容易理解課文內容,反應速度也更快。一邊練基礎,一邊培養語感,是最理想的學習組合。
Q5:孩子不愛閱讀,有什麼方法能培養興趣?閱讀要從「被陪伴」開始,而非被要求。每天十分鐘共讀,比強迫獨讀更有效。家長可挑孩子感興趣的繪本,多問「你覺得接下來會怎樣?」讓閱讀變成對話,孩子會把它視為遊戲。





